湖南邵陽南山景區內又有開挖痕跡!3位縣領導急見督察人員談整改,為何被指“跑偏了”?
根據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提供的線索,“南山風景名勝區有疑似礦產資源開發1處,占地6.39公頃,部分區域植被雖有恢復,但跡地下方開采區域2019年至2020年開采活動一直持續?!?/span>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督察人員立即前往實地踏勘。
由于當年垂直采石,這座廢棄20多年的石礦山作業面坡度極陡。大部分裸露山體經過多年自然恢復,僅生出少許綠意。礦區內還堆放著大量碎石。
當地官員表示:“這些石頭都是企業從外面運過來加工的,只是利用原來廢棄礦山的場地,沒有開采行為?!?/span>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督察人員指出,這里的小部分山體分明存在近年挖采痕跡。
這時,當地官員又改了口,表示沒有企業在此挖山,山石是附近個別居民挖的。督察人員請對方提供處罰記錄材料和相關情況說明。
當晚,城步縣3位縣領導急見督察人員,卻未能提供以往處罰證明。在交給督察人員的幾份詢問筆錄中,幾位村民承認,是自己采挖了石頭。落款顯示,這些筆錄是4月29日當天剛剛完成的。而去年以來的國土部門執法監察動態巡查記錄,則寫著“采礦區已停工”“未發現有開采行為”等。
縣領導表示,他們對督察組指出的問題高度重視,當天下午就開會討論,計劃對縣自然資源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和鄉鎮有關負責人,進行嚴肅問責。同時,邀請第三方,趕制了一份生態修復方案,計劃對這個石礦山進行削坡、覆土、復綠等。
對于城步縣的緊急舉措,督察人員表示,應當先厘清問題,查實情況。
“不能因為督察組查過了、盯上了,就匆忙問責、倉促花錢做修復?!?/span>督察人員表示,要避免為了整改而整改,也要反思方案的制定是否堅持人民群眾利益至上、是否堅持自然客觀規律、是否存在“保帽子”心態?!皠e誤解了督察。我們是依法、依規開展督察,講究精準、科學。”
督察人員希望,推動城步縣建立礦山綠色開采長效管理機制,對礦企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壓實生態環保的主體責任。系統、科學地治理和開采,同時,對于新上項目,算好長遠賬、生態賬。礦權設置前充分考慮礦產成分,科學選址。在項目上馬前,就把生態影響、生態修復方案、修復成本估算等考慮到位,倒逼企業優化開礦方法,減小生態破壞,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開采時落實好“邊開采、邊治理”政策,做好礦區雨污分流、廢水收集處理等工作。礦企退出后,按照“誰開發、誰治理”原則,加強地質環境問題的恢復治理。
據悉,督察人員抵達城步縣前幾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
面對城步縣領導,督察人員特意提及這份文件:“城步縣自然資源豐富,你們守了幾十年的綠水青山,現在有更多政策助力變成金山銀山了,一定要跟著大政方針走,不要一時心急,毀了幾十年的心血?!?/span>
來源:中國環境APP
聲明:對轉載、觀點、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遇侵權,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