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年煤炭行業市場“慘不忍睹”:500多家煤礦關閉
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當前煤炭產業的處境已不為過。 歷經8年時間,累計3.1萬億巨額投資,在造就了50多億噸超級產能后,中國煤炭從“黃金時代”跌落至“鐵銹時代”.. |
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當前煤炭產業的處境已不為過。 歷經8年時間,累計3.1萬億巨額投資,在造就了50多億噸超級產能后,中國煤炭從“黃金時代”跌落至“鐵銹時代”,無數煤炭企業已經倒閉,更多煤炭企業徘徊在生死邊緣。加之煤礦退出機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這個產業無疑將迎來新一輪兼并重組潮,更多的企業可能在明年春天倒下。 根據相關提議,“十三五”末中國可能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將煤礦企業數量由2015年的6390家壓縮到3000家以內。屆時,一半多的煤企將退出市場,與之相隨的是,數以百萬計的人可能失去工作,很多家庭的生計也將受到影響。收束到微觀層面,企業的困頓和大量煤炭工人的焦慮已無處不在。 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消息: 6月:內蒙古一半煤礦停產,待業人員超十萬; 6月:湖南婁底關閉125處小煤礦; 7月:20省區煤企下調職工工資,大多降幅超40%; 9月:山東煤企9成虧損,倒逼煤炭“去產能”; 10月:陜西關閉今年第二批18處煤礦; 10月:安徽30萬噸及以下煤礦全部關閉; 12月:有煤炭工人曬出工資表,累死累活干一個月,收入竟然只有1000元出頭…… 前途未卜,煤炭產業何去何從?政策層面開出處方:對舊產能要下決心淘汰一批,更多地改造、升級一批;要有勇氣對“僵尸企業”、“絕對過剩產能”的企業狠下刀子。 截止目前,今年年內全國已經關停的煤礦已經超過500家,這意味著數以十萬計的人可能已經失去工作。華夏能源網通過各種渠道梳理發現:山東、山西、陜西、河北等資源省份停產企業個數較多,對當地的經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華夏能源網特此梳理出了2015年全國重點省份煤炭關停政策。 一、陜西 今年陜西先后經歷4-5次停產潮,停產企業已公布名單的有120多家,煤企占大多數。 陜西省今年第一批關閉的煤礦包括直接關閉和整合關閉,涉及榆林、咸陽、安康以及商洛的12家煤礦,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榆陽煤礦和府谷縣沙溝岔煤礦這2處煤礦被納入煤炭資源整合關閉煤礦。第二批18家關停煤礦名單分別位于榆林、延安、銅川、渭南、寶雞、咸陽、安康7市。 二、云南 云南省原計劃到2015年底,煤礦數量在2013年基礎上減少不低于400對,其中2014年關閉160對以上、2015年關閉240對以上。 2014年云南省各地上報關閉的煤礦有285個、淘汰落后產能1233萬噸/年,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關閉煤礦120個、淘汰落后產能360萬噸/年的任務。 三、甘肅 甘肅省在年初就決定2015年將關閉76處年產3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并對即將關閉退出的76處煤礦名單進行了公布,這些煤礦涉及甘肅7個市州。 此次關閉工作中,甘肅省將對被關閉煤礦剩余的可利用煤炭資源,允許按所在市州政府已確定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方案,就近合法合理配置給重組企業。 四、貴州 早在2014年初,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就下發相關《意見》,要求加快落后小煤礦關閉退出,堅決關閉年產15萬噸以下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堅決關閉年產15萬噸以下煤與瓦斯突出、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煤層自然發火嚴重的煤礦,堅決關閉發生較大及以上責任事故的年產15萬噸以下煤礦。 到2015年,年產15萬噸以下的各類煤礦將全部關閉退出。 五、新疆 烏魯木齊今年全市56處煤礦有22處提出自愿申請,進入關閉程序。目前已有15處小煤礦拉倒井架、填埋井筒,徹底關閉。 六、山西 2015年,全省煤礦數量控制在2000個以內 七、重慶 2015年將關閉100個左右的煤礦,到2017年將關閉200個左右煤礦 八、湖北 2015年淘汰落后產能煤礦80處 九、安徽 至2015年底,全省30萬噸及以下煤礦將全部關閉 十、湖南 2015年將再關閉65處落后小煤礦 十一、山東 2015年計劃關閉小煤礦35處 十二、河北 確保2014年公告關閉的64處礦井全部關閉到位,煤礦數量控制在200處以內 十三、四川 在前兩年關閉500處小煤礦基礎上,2015年實施關閉小煤礦100處 十四、黑龍江 2015全年共關閉233處煤礦
來源:中國振動機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