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部門聯合發布《意見》:重點發展200-800萬噸級機制砂石生產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安廳、自然資源廳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全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指出,“十四五”期間,全面推廣利用尾礦、廢石等生產機制砂石,積極推動對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置,重點發展200-800萬噸級機制砂石生產線,建設一批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到2025年,建設5家1000萬噸左右現代化機制砂石企業,保障高品質砂石供給能力,促進機制砂石行業規范、高效、安全、高質量發展。
《意見》中指出重點任務是:
1.推進規模化集聚化發展。綜合考慮資源稟賦、市場需求、交通運輸、環境承載、土地開發、生態修復、安全生產、工程項目建設等多方因素,統籌全省砂石供應總量,防止產能過剩。不斷提升產業集中度,按照產業規模化、集約集聚化、綠色發展的要求,在濟南、棗莊、濟寧、日照、臨沂等市培育一批年生產規模千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機制砂石生產集中區。
2.豐富延伸產業鏈條。充分發揮資源、資本、技術、市場等優勢,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砂石企業兼并重組,打造一批生態環保、管理先進、裝備精良、質量可靠的大型機制砂石企業。鼓勵砂石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按照強鏈補鏈延鏈思路,發展砂石、水泥、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等一體化的綠色、環保建材產業,不斷拓寬延長產業鏈。
3.推進替代砂源再生利用。在符合安全、生態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廢石尾礦綜合利用,實現“變廢為寶”。除地基基礎、主體結構混凝土用砂石外,鼓勵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生產砂石替代材料,鼓勵優先使用再生砂石及再生砂石生產的建材產品。對經批準設立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整體修復區域內按照生態修復方案實施的修復項目,在工程施工范圍及施工期間采挖的砂石,除項目自用外,多余部分允許依法依規對外銷售。
來源: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聲明:對轉載、觀點、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遇侵權,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