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筑材料用砂石骨料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建議
(湖南省地質調查所,湖南 長沙 410116)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于2018年12月28日下達了工作項目任務書(任務書編號201801~201814),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砂石骨料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工作。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全省共有持證砂石礦山數量2017個,從圖1可看出,全省持證砂石礦山數量呈南西多北東少的局面,以永州市266個居首,邵陽市239個次之,益陽市51個最少(表1)。全省范圍內現有持證礦山面積一般較小,大多小于0.1km2,以0.01~0.1km2占多,其中,小于0.01km2有338個,0.01~0.1km2有1511個,大于0.1km2有168個。礦山面積小于0.1km2占比90%以上,目前,全省持證砂石礦山小、散、亂問題突出,礦山超深越界開采現象較普遍。

表1 湖南省各市州持證砂石礦山生產狀態

按生產狀態劃分,全省2017個持證砂石礦山中有1184個礦山在生產,833個礦山停產,以邵陽市182個生產礦山最多,湘潭市28個生產礦山最少。全省停產礦山停產原因主要有3個,其一為生態環境問題較突出,開采條件不符合要求,政府強制性關停。其二是早期砂石市場行情一般,經濟效益差,維持生產困難,已停產多年;其三是有部分礦山資源枯竭,受生態紅線等限制無擴儲空間,采礦許可證過期。按礦種類型分類,全省2017個持證砂石礦山中包括灰巖礦山1593個,花崗巖礦山118個,砂巖礦山120個,板巖礦山95個,白云巖礦山65個,基性巖(玄武巖、輝綠巖)礦山19個,階地砂(砂礫巖)礦山7個。各市州持證砂石礦山礦種分類見表2。
表2 湖南省各市州持證砂石礦山礦種分類
按開采方式劃分,全省2017個持證砂石礦山中,1837個為露天開采。全省現有持證砂石礦山占有資源總量約4.33bt,單個礦山占有資源量一般小于1mt,小于1mt的有1010個,1~5mt的有604個,5~10mt 的有106個,大于10mt 的有84個。各市州持證砂石礦山占有資源量見表3,長沙市以758.88mt 居首,張家界市104.85mt 最少。
表3 湖南省各市州持證砂石礦山占有資源量及準采規模

全省現有持證砂石礦山單個礦山最大準采規模5mt/年,最小2kt/年,一般為50~100kt/年。小于50kt/年的有37個,50~100kt/年的有1246個,100~300kt/年的有201個,300~500 kt/ 年的有307個,500~1000kt/年的有11個,大于1mt的有11個。全省準采規模總量262.6mt/ 年,其中永州市35.28mt/ 年最大,湘潭市8.01mt/ 年最少。
總之,湖南省建筑材料用砂石礦礦山數量多、布局亂、規模小,資源利用粗放,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同時,隨著我省天然砂石等資源的枯竭和政府對開采管控力度加大,機制砂石骨料替代天然砂石已成為行業發展必然趨勢。目前,湖南省砂石骨料緊缺,供需矛盾突出并非礦產資源緊缺所致,主要原因是:①生態紅線內退出;②環保不達標,關閉退出;③河道砂石禁采;④交通主干道(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沿線可視范圍內關停;⑤轉型升級緩慢;⑥新增產能不足等。
(2)礦山分布散,不集中。礦山多而散,且分布不集中,砂石骨料資源的區域優勢作用不突出,小礦大采、一礦多采、以停待采頻發。難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開發利用結構。
(3)發證周期短。大多現有礦山發證年限一般3~5年,甚至更短,給礦山企業和管理部門造成一定的負擔,不利于礦山企業發展,不利于建設綠色礦業、綠色礦山。
(4)資源勘查程度低。大多數現有砂石礦山“畫地為礦”,采礦權范圍內的礦體勘查控制程度很低,造成對礦體特征、礦石質量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以致生產線設計缺陷,砂石骨料產品品質不穩定,生產供應不正常,甚至造成資源浪費。
(5)準入門檻低。現有持證砂石礦山進入門檻偏低,多數企業資金實力不足、短期投機獲利思想嚴重,社會責任感不強,管理落后,投資建設智能化生產線的能力不足,綠色礦山建設意識不強。
(6)生產落后粗放。礦山企業設備簡陋、技術、生產工藝及管理落后粗放。開采不規范,未完全按照臺階式開采,造成高陡的采坑邊坡,對爆破、粉塵等危害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環保不達標,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礦石破碎和運輸產生的粉塵、揚塵影響空氣環境,超負荷運輸造成公路的損毀。
(7)大企業介入難。現有政策下符合新設采礦權且礦產資源豐富的區塊較少(資源需求量較大的長株潭地區尤為突出),辦礦審評周期長;現有符合整合條件的礦山,因各方利益關系和體制機制因素整合難度大,導致大企業介入難度較大。
3 湖南省砂石骨料產業發展的前景與建議
3.1 發展前景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2019年湖南省年度水泥需求量分別為119mt、109mt、112mt;據中國砂石骨料網數據統計2017~2019年全省砂石骨料消耗量分別為894mt、800mt、900mt。據不完全統計,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與砂石骨料用量的比例約為1:6,除了制造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鐵路道砟、公路路基、水處理等也是砂石骨料的其它最為主要的直接消耗,所以,無論是根據水泥用量反推砂石骨料消耗量,還是行業統計數據,兩者基本一致。在砂石行業市場利好的情況下,保守估計未來幾年全省砂石骨料年消耗量將會繼續維持在800~900mt或以上。
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砂石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比最大的原料,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用量最大的原料,近年來,砂石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出現一砂難求的局面,多數地區砂石骨料資源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了推進砂石行業質量和健康有序發展,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國家多部委和部門聯合發文。2019年11月4日發布《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020年3月25日,發布《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
在國家指導意見出臺后,湖南省人民政府結合湖南省的實際情況,也陸續聯合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湖南省財經廳、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部門發布推進砂石行業發展的相關意見、規范等。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于2018年12月28日下達了工作項目任務書(任務書編號201801~201814),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砂石骨料資源調查評價及勘查工作,全面調查,摸清家底,摸清全省范圍內符合開采條件區域內資源底數和分布條件。
201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19—2021 年)》的通知(湘政辦發〔2019〕54號),明確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對全省砂石土礦進專項整治,推動全省砂石土礦綠色發展。
2019年11月,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力推進砂石土礦專項整治有關問題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