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湖南省砂石協會歡迎您!   今天是:

首頁 > 行業資訊 > 最新動態最新動態

第三輪環保督察即將啟動,砂石企業應該怎么做?

發布日期:2023-03-13 07:34:34   點擊量:1   標簽:最新動態

圖片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出將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列入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報告中指出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要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認真謀劃、適時啟動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繼續開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制作工作。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實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完善督察制度體系。


圖片


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效能。既保持嚴的主基調,嚴格監督執法,又持續完善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推行審慎包容差異化執法。構建遠程監督幫扶新體系,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有序、高效組織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強化監督。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繼續開展黃河流域固體廢物傾倒排查整治。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深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專項整治。持續打擊危險廢物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和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稽查。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企業應做應知手冊



1、環保許可管理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企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制度,履行相關審批手續,并嚴格落實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中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


企業應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制度,確保建設項目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及風險防范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現有排污企業應按照生態環境部門規定的時間前申請并取得排污許可證或完成排污登記,新建排污企業應在啟動生產設施或者在實際排污之前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或進行排污登記。建設項目在投入正式生產前,建設單位應完成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等相關程序。


(三)排污許可證申領與執行


1.企業應按照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完成排污登記工作,提供必要的資料,并保證所提供的各類環境信息真實有效,不得瞞報或謊報。


2.排污企業應按照規定申請領取排污許可證,并確保排污許可證在有效期內。企業排污必須按照許可證核定的污染物種類、控制指標和規定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3.排污企業在申請排污許可證時,應按照自行監測技術指南以及《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編制自行監測方案。


4.排污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后,應確保排污許可證副本中的規定得到良好執行,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排污企業應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安裝或者使用符合國家有關環境監測、計量認證規定的監測設備,按照規定維護監測設施,開展自行監測,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實施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


(2)排污單位應按照排污許可證中關于臺賬記錄的要求,根據生產特點和污染物排放特點,按照排污口或者無組織排放源進行記錄,臺賬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超過3年的記錄應當掃描轉為電子存檔。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與污染物排放相關的主要生產設施運行情況,發生異常情況的,應當記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②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及管理信息,發生異常情況的,應當記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③污染物實際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發生超標排放情況的,應當記錄超標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④其他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應當記錄的信息。


(3)排污企業應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關于執行報告內容和頻次的要求,編制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


(4)重點排污企業應及時如實公開有關環境信息,自覺接受公眾監督。


(5)在排污許可證有效期內,法律法規規定的與排污單位有關的事項發生變化的,排污單位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核發生態環境部門提出變更排污許可證的申請。


(6)排污企業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排污許可證的有效期的,應當在排污許可證屆滿30個工作日前向原核發的生態環境部門提出申請。


(7)排污許可證發生遺失、損毀的,排污單位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向核發生態環境部門申請補領排污許可證;遺失排污許可證的,在申請補領前應當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發布遺失聲明;損毀排污許可證的,應當同時交回被損毀的排污許可證。


(四)環境保護稅繳納


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及時、足額繳納環境保護稅,并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企業應當知曉繳納環境保護稅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賠償污染損害的責任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責任。


2、污染防治管理


1、生產車間


1.企業辦公樓門口應當懸掛整體平面布置圖,標示出生產車間、辦公樓、鍋爐房、固廢倉庫、廢水及廢氣治理設施等位置,以及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回用水、清下水管道和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清下水以及生產廢氣排放口位置。


2.產生廢水的車間地面應當落實防腐防滲保護措施。并按照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對車間內廢水需分類收集的,應當分類收集并進行類別及流向標識;對產生廢水的生產工藝,應當在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裝有水表流量計;對廢水收集管明管明渠,應當落實無雜物覆蓋。


3.產生廢氣的車間應當落實完善的收集處理設施。并按照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對需要密閉車間進行密閉,不得設置排氣扇,生產時不得開啟門窗,車間要做到負壓效果。對無法密閉的,應當采取措施減少廢氣排放。


2、在線監測(監控)系統


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的企業,應當對相關設備進行有效管理,建立設備基礎信息檔案,提出對監控設備運行管理要求、信息傳輸檢查要求等內容,以保證監控設備穩定運行,監測數據有效傳輸。具體包括:規范建設在線監測站房,確保在線監控設備正常運行和維護;建立和完善監控設備操作、使用和維護規章;對符合要求的第三方運營單位日常運維情況進行監督;提出在線設備故障時手工監測數據上報的管理要求;對監控數據傳輸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發現異常數據應及時報告,查找原因,并實施整改。


同時,還應同時,還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必須安排經過專業培訓,并持有上崗證的操作人員專人專職負責在線監測(監控)系統管理;


2.根據國家及地方在線監測(監控)系統相關制度規范,制定監測(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3.嚴禁弄虛作假,不得擅自修改設備參數和數據;


4.嚴禁擅自閑置或停運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必須將在線監測(監控)系統作為污染治理設施其中一部分進行管理;


5.做好日常運行維護臺帳記錄,包括日常數據臺帳記錄、日常維護臺帳記錄和設備故障臺帳記錄。如發現數據異常或設施故障,要及時向生態環境部門報告并盡快查明原因,實施修復。


6.在線監測(監控)場所應懸掛環保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及在線監測(監控)系統管理制度等標牌。


3、廢水污染防治


企業應建立廢水管理制度,明確廢水管理的部門與責任人。明確廢水排放的目標指標,建立廢水收集、處理設施管理臺賬,加強廢水處理設施的現場管理,除被允許的情況外,應實現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清下水 “三水”分開,規范收集、運營和排放,定期監測廢水排放情況,對照相關排放標準做合規性評價,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同時,還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保持廢水處理場所整潔,廢水處理場所內不得從事與廢水處理無關的加工作業或作為倉庫。除必要的備用件和維修工具、檢測工具外,與廢水處理無關的雜物、軟管和消防水帶、潛水泵等必須清除,拆除與廢水處理無關的管道;


2.厭氧池等易產生臭氣或異味的池體應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以減少臭氣或異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3.必須設置符合要求的規范化排放口,并安裝排放口標志牌;


4.有條件的企業或明確要求設置廢水檢測化驗室的企業,應配置排污許可證列明許可排放污染物相對應污染物的檢測設備,并對廢水進行檢測;


5.在廢水處理場所應懸掛環保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污染治理設施工藝流程圖及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標牌;


6.處理設施的設備管理:


(1)流量計電源線必須直接連接,不準設開關或插座;


(2)廢水管道、污泥管道流向標示清晰,中間盡量不設三通管道;


(3)設施的電源線管、氣管線、自來水管必須分類標識清楚,按“橫平豎直”要求碼齊。


7.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


(1)設有化驗室的企業,每日定期檢測廢水水質,檢測結果記入運行臺帳。沒有化驗室的企業,根據在線監控數據,或通過簡易快速檢測設備、試劑等每日對廢水進行測試,掌握廢水排放情況。出現故障或超標問題,及時向生態環境部門報告并查明原因,實施修復。配備取水量表、井蓋鉤、強力電筒等工具;


(2)每班如實填寫運行臺帳,臺帳中水質檢測結果、用藥量、排水量、污泥產生量及處理量等重要內容必須如實填寫;


(3)廢水處理設施重要部件(電控儀表、水泵、探頭、斜板沉淀池、流量計等)必須經常檢查,如有損壞必須及時修復和更換;


(4)定期巡查,重點檢查車間收集管網是否損壞、是否存在混流、生產廢水泄漏混入雨水管道或生活污水管道、是否存在高濃度的廢酸廢堿進入收集系統等問題。


8.處理設施的安全管理:


(1)廢水處理藥品酸與堿、氧化劑與還原劑分開存放;


(2)高濃度的廢酸廢堿、脫鍍液、蝕刻液以及電鍍洗缸水不得排入污水治理設施,必須按有關要求設置危廢貯存場所地點進行分類收集,并交有資質的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處理;


(3)廢水處理設施的護欄、樓梯、欄板、支架定期維護和檢查,屬有限空間,必須按照相關要求設置標識并配備完善安全預防設施,如有損壞必須及時修復或更換;


(4)廢水處理車間應安裝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良好的照明和通風設備。企業安保視頻監控系統應對廢水處理區域進行全覆蓋并確保正常運行,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3個月;


(5)全部用電設備的電源線必須套管,電源線連接必須符合電氣安全規范;


(6)操作工人必須持證上崗,穿著勞動保護服,穿戴必要的防護裝備;


(7)廢水處理場所必須安裝緊急沖洗裝置,用于操作工人面部或身體受到有害物質污染時進行緊急救護;


湖南省砂協
微信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會員中心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協會 版權所有 郵編:410008 聯系電話:0731-84351277 84351377 傳真:0731-84351277 協會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雙擁路九號長城萬富匯金座二十二樓
技術支持:長沙奇想網絡 備案號:湘ICP備202100714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