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礦產資源新規劃 增強礦業發展新動力
在29日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共同發布實施《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巡視員兼副司長鞠建華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表示,這次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統籌部署了五方面的任務。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增強礦業發展新動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資源安全供應;著力打造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平臺;集中力量建設103個國家能源資源基地;加強國家規劃礦區重點監管,打造新型現代化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示范區。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優化礦產開發保護格局。推進新常態下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升礦業競爭能力;優化礦產開發利用結構,大力發展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地熱等清潔高效能源;大力發展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加快推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培育和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礦業企業,引導形成以大型集團為主體、大中小型礦山、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的資源開發格局;加強國內資源基礎好、市場潛力大、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稀土、鋰、優質石墨等礦產的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劃定267個國家規劃礦區和28個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推進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和有效保護;全面推進綠色勘查、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建立領跑標準,典型示范引領,多方共同推進,加大政策合力,加快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和礦業發展方式;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確保規劃期末主要礦產資源產出率提高15%。完成50萬公頃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促進全球礦業合作共贏。積極促進礦業開放共享發展;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礦業經濟;堅持資源惠民利民,補齊小康短板;全面推進“一帶一路”礦業合作;提高礦業領域對外開放和礦產開發合作水平。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實現資源惠民利民。完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礦業發展規律的礦業權出讓方式;深化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調整下放礦業權審批權限;研究建立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推進礦產資源稅費制度改革;強化誠信體系建設,改革礦產資源監管方式;支持貧困地區合理有序開發優勢能源資源,促進脫貧致富;健全現代礦業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體系。
原文來自:中國礦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