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湖南省砂石協會歡迎您!   今天是:

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湖南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株洲市反饋督察情況

發布日期:2024-07-22 07:04:32   點擊量:1   標簽:新聞中心

圖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和2024年督察工作安排等有關要求,2024314日至42日,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株洲市開展了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督察組于202478日向株洲市委、市政府進行反饋。反饋會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恢清主持,督察組組長禹新榮通報督察報告,市委書記曹慧泉作表態發言。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鐘進,督察組有關人員,株洲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市直及駐株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和班子其他領導成員,以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通過視頻會議形式列席。督察認為,株洲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株洲市總體上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的生態環保責任體系和“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大環保格局。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和黨校培訓課程的重要內容,將“一江兩水”系統治理納入“十四五”規劃重要內容,建立并統籌實施市縣鄉村四級河長、湖長、林長、田長制。全市上下著力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2023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空氣質量優良率首次突破90%;洣水、湘江株洲段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標準以上;成功攻關低鎘水稻品種,鎘污染水稻治理實現突破;全市森林覆蓋率、濕地保護率分別達到56.68%67.91%,獲評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國土綠化試點城市。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全市產業結構實現從重化工為主向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產業體系轉變;積極推行“雙碳”行動,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9.5%,獲評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優秀城市、國家低碳試點評估優良城市。株洲市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626日,督察組交辦的144件群眾舉報件已辦結或階段辦結110件;其中責令整改88家,立案處罰21家,罰款43.49萬元,行政(刑事)拘留17人,約談4人。督察指出,株洲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效,但對標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與人民群眾期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思想認識上有偏差。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領會不到位,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深,在認識和實踐上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現象。有的缺乏主動作為和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如城區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和生活污水處置問題,認為主要是歷史、技術、財力等客觀因素所致,整改標準不高;有的責任落實不到位,如砂石土礦非法盜采濫采問題,個別地方視而不見,打擊偏軟偏弱,導致屢治屢犯;有的基礎工作不扎實、流于形式,如對落后和過剩產能退出問題,對法規政策研究不深、推進不力,排查工作不實不細,甚至以調代退。綠色發展理念樹得不牢。作為工業城市,株洲市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比為88.9%,規上工業企業原煤消費量占規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59.01%。陶瓷行業作為全市標桿行業,燃料清潔化替代的引領示范作用發揮不夠。株洲擁有南方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但公路運輸占比達90.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6個百分點,交通部門綠色交通發展理念樹得不牢,制定的《交通運輸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實施方案》針對性不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地方落實屬地責任不到位。蘆淞區餐飲油煙和交通擁堵、尾氣污染問題突出,醴陵市工業排放總量大,但兩地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針對性不強、問題導向不足。部門落實監管責任主動性不強。省生態環保督察曾指出餐飲油煙監管責任主體不落實問題,本次督察仍發現城管部門“三管三必須”落實不到位,其中2023年油煙污染投訴占涉氣投訴總量47%。部分企業守法意識淡薄,環境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株洲市報廢汽車回收有限公司涉嫌環評批復造假和偽造公章。株洲惠豐養殖場將未經處理的養殖廢水直排三門鎮撇洪渠后入湘江。湖南鉑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無證排污、未驗先投。株洲航電樞紐擴能工程未經環保審批即施工,部分施工廢水直排湘江。現代環境治理能力不足。環境監察執法力量不足,縣級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進度不快。五縣區生態環境分局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專項經費等尚未納入市級財政統一預算和統一保障。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相對薄弱,未能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監測數據應用及預警預報能力短板明顯。二是污染防治攻堅戰存在短板弱項。藍天保衛戰存在差距。部分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不到位。湖南日新科技、湖南鴻翎新能源科技公司未按要求收集處理廢氣;株洲科威材料技術公司、株洲科盟車輛配件公司等企業車間焊接煙塵未按要求收集處理。醴陵市仙岳山街道新鋪村用于燒制耐火陶瓷的多座燃煤推板窯,無任何污染防治設施。移動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株洲市機動車保有量約100萬輛,但新能源車占比僅為2.9%,低于全省1.6個百分點。全市362家加油站,抽測7家,結果顯示7家氣液比均不達標、4家密閉性不達標、2家液阻不達標;中石化、中石油區域公司不重視運維,環保設施未起到應有作用。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株洲市39個重點行業1101家企業僅1家績效引領型。2023年重污染橙色預警期間,全市水泥、磚瓦窯等行業用電量下降幅度不大。株洲市未按要求在中心城區劃定煙花鞭炮禁放區域。醴陵市未按要求將煙花爆竹燃放管控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重污染預警期間仍組織開展集中燃放煙花活動。工地揚塵污染監管不到位。株洲市城區有建設工地214個,遙感監測顯示,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疑似裸露地塊有133處。20231228日至31日重污染橙色預警期間,荷塘區三一智慧鋼鐵城、天元區建發央著二期等項目建設工地未按要求停工,揚塵抑塵設施未開啟。碧水保衛戰不力。水生態環境風險突出。2023年,湘江干流馬家河(霞灣)斷面、淥水星火斷面及入河口斷面水質較同期下降,星火斷面降檔為Ⅲ類。醴陵市淥水水源地、茶陵縣嚴塘鎮堯市花木村甘坳金子仙飲用水水源保護不到位,存在堆放垃圾、非法挖砂行為。湖南寶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雨污合流水直排洣水,排水口后期雨水總鎘、總鋅濃度嚴重超標。存在黑臭水體反彈。2023年,生態環境部強化監督發現株雷路河段、貓子坡河段、龍泉小區旁坑塘等3個新增黑臭水體,同時醴陵市西岸河、二圣河、東岸河存在不同程度返黑返臭。督察組抽查發現,完成整改的天元區東司塘周邊渠段水質輕度黑臭,貓子坡河段治理工程截污管多處滲漏。淥口區西山嶺泵站前池及旁邊自然水體、原湖南昊華化工公司圍墻外溝渠水體黑臭。凈土保衛戰存在短板。土壤污染風險隱患仍然存在,清水塘片區部分污染地塊未完成風險管控或修復,整改進度較慢,按期完成整改銷號難度較大。部分嚴格管控類耕地監管不嚴,存在嚴格管控耕地違規種植水稻。三是突出問題整改推進不力。整改質量不高。督察組對株洲市城區管網錯混接改造情況進行抽查,發現一些已完成改造的雨污分流工程仍不到位。天元區銀城路雨水井錯混接改造完成后,新建污水井無水進入,雨水井仍有污水管接入;神農大道鑿石幼兒園西側錯混接改造點污水排入雨水溝內。天元區華晨山水洲城一期東北側小區合流管接入雨水井,蘆淞區經世皇城小區西北門處雨水篦子與污水管相連。2023年,鑿石港、徐家港、韶溪港等排漬泵站就開閘溢流雨污合流達70余次。舉一反三不夠。株洲市主城區外各縣市雨污管網問題凸顯。醴陵市城區排水管網總長度363.40公里,其中污水收集管網總長度234.96公里,合流管網占61.48%,排水管道缺陷高達14773處。茶陵縣經開區雨污分流不完善,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管徑偏小導致污水從齊溪村段污水管道檢查井溢出,造成17.8畝水田、3.5畝旱田被污染。茶陵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進水量長期處于低位,其中齊溪村段存在多處破損、堵塞,導致污水直排文江。整改進展滯后。株洲市城區和部分小區雖然已實施了管網分流改造,但還有大量小區合流管網的改造工作未開工,雨污分流成效不明顯,8座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2021-2023年平均進水BOD濃度分別僅為65.96毫克/升、65.69毫克/升、66.31毫克/升,均未達標。城區河西污水處理廠中雨就發生溢流,云龍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僅達設計三分之一。淥口區王家洲污水處理廠總排口大量黑色污水直排,經采樣檢測其COD、總磷等指標嚴重超排放標準。督察還發現,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建成后未正常運行。四是部分行業領域工作還需強力推進。工業園區環境管理存在短板。部分園區規劃布局不合理,有的園區規劃初期為產城融合,工業項目和居民住宅混雜,噪聲和氣味擾民問題難以根本解決。天元區經世龍城小區對面栗雨工業園周邊分布多家涉VOCs排放企業,氣味擾民問題突出,群眾反復投訴。部分園區對園內企業監管不力,基礎環保設施運維不到位。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自行監測不符合技術規范,博戈橡膠塑料(株洲)有限公司未按環評批復要求安裝在線監控設備。淥口區灣塘工業園湖南鴻遠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廠區內分布多家散亂污企業,無組織排放嚴重。督察還發現,金山工業園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異常,進水COD、氨氮連續多天遠超設計標準。園區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履職不到位。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三方治理服務機構未按要求對重點管理企業定期開展檢查,對地表水監測出現的異常因子未向園區管理部門報告和說明記錄,發現問題不及時、支撐不到位,直到督察組指出后才給出相關解釋。畜禽養殖污染嚴重。種養循環推進不力,流域性污染問題突出。2021年,省農業農村廳將醴陵市和攸縣納入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2022-2023年兩地累計納入試點養殖場戶數為189家次、65家次,糞肥還田29.37萬噸、21.25萬噸。督察發現,醴陵市將部分養殖戶納入試點且不固定,但提供的20223-20234月的糞污產生量、利用量、委托處置量為固定數值。還有一些第三方服務機構缺乏畜禽糞污處理的關鍵技術,部分養殖戶參與積極性不高,未按種養平衡要求進行消納,操作不規范,對流域水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壓力。醴陵市部分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戶養殖廢水未規范收集,馬城養殖場、吉勝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沖洗豬舍廢水溢流痕跡明顯,其中吉勝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豬舍沖洗廢水流入下游水塘,致水塘富營養化。受高密度養殖影響,淥水上游明蘭河整體水質為V類,星火斷面連續4個月水質下降為Ⅲ類。禁養退養政策執行不嚴。攸縣天泉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酒埠江風景名勝區禁養區,202210月,湖南攸州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對其啟動生態損害賠償后,僅要求其不得擴大經營范圍,未報請縣人民政府采取關停或搬遷措施。直至督察進駐,該養殖場仍在經營。株洲市城區還有部分養殖場位于禁養區邊緣,糞便異味、污水擾民問題突出。蘆淞區建寧街道黃田村勝利組一養殖戶無臭氣處理設施,部分沖洗廢水溢流至周邊水溝,群眾反映強烈。尾礦庫污染風險管控不到位。攸縣合里礦業老漕精選廠尾礦庫和茶陵縣大地鎢業公司曾被2022年省“利劍”行動指出相關問題,督察發現,合里礦業老漕精選廠仍有大量生產廢水直接流入尾礦庫,大地鎢業公司工業爐渣露天堆放,存在環境風險。醴陵市潘家沖螢石礦大量尾砂露天堆存在工業廣場、未進入尾礦庫,均楚鎮X022縣道科富花炮店旁山體被大面積破壞用來轉移堆存銀灰色礦渣,多處廢水滲溢。醴陵市金明金礦有限責任公司馬頸坳尾礦庫、金宏礦業有限公司下蘭坑尾礦庫廢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尾礦廢水直排外環境。廢舊機動車拆解監管存在死角。株洲市2021-2023年分別注銷機動車15156輛、11655輛、20293輛,全市6家合法機動車回收拆解機構提供的合計拆解數較注銷數差異較大,其中2023年僅9009輛,部分注銷機動車流入非法拆解機構。督察發現,蘆淞區龍泉街道創新洗漂廠旁、醴陵市石亭鎮329省道中閩鑫石化加油站旁各有一非法機動車拆解點,現場未見任何危廢管理措施,露天堆放危廢,廢舊蓄電池去向不明。非法偷挖濫采現象嚴重,生態修復進展緩慢。攸縣文普玄武巖開發有限公司非法開采玄武巖三年近10萬噸,裸露礦區揚塵污染嚴重,雨季淋濾水直排周邊農田,群眾反映強烈。攸縣潤百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審批開采山砂,對周邊山體綠植造成嚴重破壞,洗砂廢水直排山體旁沙河支流。炎陵縣桐睦采石場對越界開采區和歷史遺留礦山石料裸露山體生態修復工作滯后,生態復綠效果不佳。茶陵縣腰潞鎮左江村原東山石業礦山修復治理項目完成之后,借清理廢石之名繼續開挖山體采石外售。建筑垃圾處置不規范。株洲市部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業環境基礎設施簡陋,缺少污染防治設施,污染環境嚴重。醴陵市湖南美創環保有限公司(醴陵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理場)內有一條建筑垃圾破碎篩分和混凝土攪拌生產線,揚塵污染十分嚴重,強堿性污水通過涵管直排周邊山體。淥口區原亨利達砂石廠臨近湘江堤岸旁有一非法洗砂生產線,被拆除后現場又堆放有大量建筑垃圾。督察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努力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要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圍繞株洲培育“制造名城”的發展目標,繼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產業,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綠色裝配、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要緊扣株洲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嚴防私挖濫采,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要繼續抓好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要聚焦重點領域的重點問題及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馳而不息、接續努力穩步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按有關規定辦理。督察強調,株洲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委、省政府,并在6個月內報送整改落實情況。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株洲市委、市政府處理。

來源:株洲日報

圖片

編輯:雷閃閃   |  審核:李欣桐





聲明:對轉載、觀點、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遇侵權,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


圖片
湖南省砂協
微信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會員中心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協會 版權所有 郵編:410008 聯系電話:0731-84351277 84351377 傳真:0731-84351277 協會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雙擁路九號長城萬富匯金座二十二樓
技術支持:長沙奇想網絡 備案號:湘ICP備202100714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