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湖南省砂石協會歡迎您!   今天是:

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聚焦】國外是如何治理礦山的?

發布日期:2017-08-03 01:58:58   點擊量:1   標簽:新聞中心
導  語

如何有效地開展礦山土地復墾、恢復生態環境,達到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礦山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的礦山土地復墾工作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因此,還應該繼續借鑒國外先進的礦山土地復墾制度,彌補本國礦山土地復墾制度的不足。


拿大:礦山土地復墾制度成熟



加拿大是礦業大國,對于礦業開發結束后的礦山土地復墾十分重視,同時也有一套較為成熟的管理制度,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恢復貫穿于礦業活動的每一個環節。


一、具有完備的法律體系

加拿大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沒有專門的礦業法,與礦業活動有關的法律主要有《領土土地法》和《公共土地授權法》。根據聯邦憲法規定,聯邦和省政府分別有獨立的立法權限。因此各省政府都制定了專門的法律,通常要求經營者必須提交礦山復墾計劃,包括礦山閉坑階段將要采取的恢復治理措施和步驟。


二、制定礦山環境評估制度

加拿大將礦山環境視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方面,是采礦許可證的必備部分,在礦山投產前必須提出礦山環保計劃和準備采取的環保措施。根據不同的礦山開發項目,運用的評估方式有四種:一是篩選,即對礦山提出的環保計劃和措施進行篩選,適用于小型礦業項目;二是調解,對礦山開發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涉及當事人不多的礦業項目,由環境部指定調解人協調;三是綜合審查,對礦山開發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涉及多個部門或跨幾個地區的大型礦業項目,必須由聯邦政府組織綜合審查;四是特別小組審查,適用于任何政府機構或公眾要求必須包括一個獨立小組的公眾審查項目。


三、全程礦區土地復墾工作

加拿大的礦區恢復工作貫穿礦山生產的所有階段。在礦山開采前,必須對當時的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研究并取樣,獲得數據并作為采礦過程中以及采礦結束后復墾的參照;在對礦區勘查階段,管理部門也要正確引導,盡可能地減少這些活動對土地、水、植被、野生動物的影響;在采礦權申請階段,礦山企業必須同時提供礦區環境評估報告和礦山閉坑復墾環境恢復方案。


四、制定礦山恢復保證金制度

為保證復墾方案得以落實,加拿大部分省份法律規定礦山企業從取得第一筆礦產品銷售款開始,就要提取復墾基金(或保證金)。對于保證金繳納方式不同的省份還有不同的規定,有的可直接交給政府,有的交給保險公司或存進銀行。


另外,在加拿大,閉坑復墾并不一定要求恢復原貌,而是因地制宜,有的把山夷平后改造成公園,原居民可回遷;有的露天大礦坑則建成水庫或魚池。總的要求是不能低于原有的生態水平。


五、建立廢棄礦山信息系統

為全面掌握廢棄礦山的情況,加拿大部分省份實行了建立廢棄礦山信息系統的管理辦法。該系統收集了所屬區域所有的廢棄礦山的有關情況,包括每個廢棄礦山的遺址地理信息、廢棄礦山主要組成部分的情況描述、推薦治理恢復方案的可能成本、需要治理程度的排序等。系統中的數據資料不僅包括存儲在信息系統中的數字信息,而且還有多種紙質資料,如調查報告和備忘錄等,以及已經發生治理活動的文件或隨機的治理計劃。該信息系統的建立有利于政府掌握廢棄礦山及其對環境破壞的情況,有利于政府安排資金和組織力量對其破壞的環境進行統一治理。


澳大利亞:復墾貫穿于礦業項目全過程



澳大利亞的礦山開發管理由中央政府確定立法框架,各州相對有較大權限,可以制定法律條文,內容有所不同。盡管如此,各州都規定土地復墾是礦山開發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法律法規健全

澳大利亞與土地復墾有關的法律主要包括《采礦法》、《原住民土地權法》、《環境保護法》和《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等。澳大利亞政府規定,任何經濟活動必須遵守國家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復墾應貫穿于礦業項目規劃、實施和閉礦的全過程。礦產和能源委員會于2000年提出了閉礦戰略框架,包括了土地復墾需遵循的五大原則。土地復墾自上而下專門的組織管理機構共同使土地復墾貫穿于采礦的全過程,將礦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二、綜合目標控制和方案管理

澳大利亞政府對土地復墾的管理首先體現在土地復墾目標、標準的指導以及復墾方案的編制上。政府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社區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在綜合考慮復墾區域內的環境價值、原土地所有者的利用情況以及相鄰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礎上,確定區域土地復墾總體目標,以減少社會成本和社會風險。

同時,政府要求礦山開采或開發前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詳盡的復墾方案。企業提交的環境管理方案以土地復墾為主,包括水資源管理、土地復墾管理和污染防治。


三、全程監控和責任追究

澳大利亞政府加強土地復墾的過程管理和監控,督促礦山企業落實復墾責任。加強土地復墾年度計劃管理、實施動態監控。實行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保證金繳納面積為每年擴大開采的面積,并將已復墾面積按比例抵消破壞的土地面積以作為獎勵。礦山企業在開礦前,要依法編制礦山環境保護和閉礦規劃,申請環境許可證。取得許可證意味著企業接受了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的“終身責任”,這種責任期限可能延續到采礦閉坑后的幾十年,甚至更長。隨著礦業權轉移,責任也隨之轉移。


四、全程公眾參與監督

為保障前期的公眾參與和決策,政府將礦山企業與土地所有者的談判環節也作為頒發采礦權證的一個必要條件。土地權益的相關方和礦山企業共同決策復墾后土地的利用方向、復墾土地質量的檢測指標和評價標準等。土地復墾全程都在公眾的監督之下,礦山企業隨時可能因為土地復墾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問題遭到公眾起訴及政府處罰,這有效保障了土地復墾的質量成果。


湖南省砂協
微信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會員中心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協會 版權所有 郵編:410008 聯系電話:0731-84351277 84351377 傳真:0731-84351277 協會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雙擁路九號長城萬富匯金座二十二樓
技術支持:長沙奇想網絡 備案號:湘ICP備202100714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