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湖南省砂石協會歡迎您!   今天是:

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湘江保護與治理省“一號重點工程”5年回眸

發布日期:2018-06-04 02:20:39   點擊量:1   標簽:新聞中心

滔滔南來,汩汩北去,千里湘江,一路逶迤,匯入洞庭。


  作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奔騰不息的湘江,孕育了一代代三湘兒女,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湖湘文化。


  然而,蜿蜒千里的母親河在為湖南人民輸送巨大財富的同時,也承擔著不能承受之重:全省60%左右的人口、75%以上的生產總值、60%以上的污染,負重于湘江一身。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湖南保護與治理湘江指明了方向。


  “把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作為省‘一號重點工程’,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江清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立足歷屆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基礎,2013年,湖南啟動實施湘江保護與治理省“一號重點工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全面打響湘江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和持久戰,誓還湘江千里碧水!


  5年多來,湘江保護與治理狂飆突進,一連串重拳出擊,堵源頭、治沉疴、暢河道、建制度、調結構……治污力度之大、監管執法之嚴、環境變化之大前所未有。


  5年多來,湘江保護與治理取得重大突破,闖出了一條重點流域污染治理的新路子。全省累計投入各類資金468億元,關閉流域涉重金屬污染企業1000多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5平方公里,復綠礦山1500多公頃,新增造林面積500多萬畝,魚類資源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遞增。


  2017年,湘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Ⅰ至Ⅲ類水質斷面占到97.2%。


  母親河重現迷人風姿!


   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一屆政府一屆政府干


  科學施策、高位推動,打響湘江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與持久戰


  只有回過頭來看,才知道我們走了多遠。


  多年來,湘江保護與治理一直在路上。從1979年頒布《湘江水系保護暫行條例》,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湘江流域實施項目限期治理制度和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從首次提出“一江同治”,到率先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歷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堅持不懈地進行湘江保護與治理,成效明顯。


  然而,由于涉重金屬產業發達、歷史遺留污染多等原因,湘江流域局部地區重金屬污染仍然嚴重,累積性污染問題聚集,局部區域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畜禽養殖和農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日益凸顯。


  湘江保護與治理,任務依然艱巨,力度亟須加大。


  “曾經美麗而充滿活力的湘江,變得臟了、累了,重現一江清水的重任,已歷史性地落到了我們的肩上。”2016年,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的話語擲地有聲。


  2013年9月,湘江流域保護與整治委員會會議召開。履新湖南剛剛半年的杜家毫明確提出,將湘江保護與治理列為省“一號重點工程”,按照“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恢復大生態、提升大協作”的總體思路,滾動實施3個“三年行動計劃”,綜合治理湘江,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江清水。


  自此,湖南開啟湘江保護治理新征程。


  “保護和治理好湘江母親河,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也是緊迫的民生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責任問題,是踐行‘四個意識’、貫徹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11次主持召開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會議,高位協調解決湘江保護與治理中的重大問題;10余次深入湘江流域專題調研,現場督戰竹埠港、三十六灣、清水塘、水口山、錫礦山等五大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5年多來,杜家毫的目光始終聚焦湘江、牽掛湘江。


  “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堅決不要帶血的GDP、帶污染的GDP、帶水分的GDP。”省長許達哲到湖南工作后,用“治水修路辦學興業”概括湖南要辦的民生事業。在這些民生大事中,“治水”排在第一位。擔任湖南省總河長的許達哲身先士卒,先后4次深入湘江、洞庭湖巡河巡湖。


  雷霆治污,省委、省政府的決心不可撼動——

  “新賬不能再欠,老賬努力去還。”


  “要始終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真正想清楚、看明白、做準備、干到底。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下去,一屆政府一屆政府干下來,不達目標,絕不罷休。”


  ……


  湘江兩岸,號角聲聲。一場又一場攻堅戰在沿線8市全面打響!


  全省上下以“敢啃硬骨頭”的膽識和擔當、背水一戰的決心和氣魄,向問題和矛盾聚力、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將湘江保護與治理推向縱深。


  2015年底,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順利完成,1100多家涉重金屬污染企業關停退出,基本堵住湘江干流污染源頭。


  鏡頭回放到2015年初。農歷新年初二,杜家毫不打招呼、不帶隨員、獨自一人,騎自行車來到湘江邊調查。


  沿江而行,不少百姓在江邊釣魚,這引起了杜家毫的好奇。


  “水里沒魚的話,我來這里釣么子哦?”垂釣市民的回答,讓杜家毫倍感欣慰,“現在湘江水質比較清澈,感覺比較高興。 ”


  5年多來,湘江流域共實施重點治理項目2768個,干流500米范圍內2273戶規模畜禽養殖場全部退出,五大重點區域整治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8年底,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通過“治”“調”并舉,湘江逐步褪去沉疴,水質全面好轉。


   堵住源頭,直擊“痛點”,調優結構


   山水林田湖城系統治理,湘江干流水質全部穩定達標


  “5年時間,我們從一對夫妻到一家4口,排污口從有到無,河流從渾濁到清澈……”


  2018年4月25日,環保志愿者宋偉,帶著妻子與兩個孩子,站在已消失了的湘江排污口前,感慨萬千。


  5年前,宋偉和新婚妻子在湘潭竹埠港排污口拍下婚紗照,背后是臟臭污水,泡沫翻滾;5年后,排污口消失了,江水清清,水草茵茵,孩子們在水邊嬉戲。


  竹埠港28家污染化工企業在2014年9月全部關停,化作岳塘經開區土地規劃圖上的28個紅色、黃色斑塊。如今,這些紅黃斑塊,在現實中基本都演變成了綠色。


  “整個竹埠港地區707畝范圍,生態修復任務已完成六成。”岳塘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朱毅強告訴記者,竹埠港地區的雨污水和廢水經過治理已全面達標,2016年實現直排,現在江邊經常有人來釣魚。


  騰籠換鳥,退二進三,一座集商貿物流、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生態休閑等現代產業于一體的新城,正在竹埠港崛起。


  竹埠港脫胎換骨的變化,只是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重癥下猛藥、污染堵源頭的縮影。


  圍繞堵源頭,標本兼治,湘江流域展開了一系列“休克療法”式的治理行動——


  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關!


  湘江流域1182家涉重金屬污染企業關閉淘汰,斬斷入江“污龍”,驅散騰空黑煙。湘江流域縣以上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處理率分別達到93.3%和99.2%。


  河道采砂,禁!


  湘江長株潭河段實現全面禁采,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采砂一律叫停。


  湘江沿岸500米內畜禽養殖,退!


  2273家規模畜禽養殖場退養,86.3萬平方米欄舍拆除,湘江流域不再污水橫流、臭氣熏天。


  五大主要重金屬污染區域,治!


  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婁底錫礦山、郴州三十六灣,成為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主戰場”。


  清水塘,261家冶煉化工建材企業,255家已關門停產搬遷,剩下的6家也將停產。曾經的“納污渠”霞灣港,濁黃的污水、拍岸的泡沫不見了,水清岸綠,常年蹲守的環保志愿者由此轉移了“陣地”。


  水口山,38萬噸歷史遺留含砷廢渣得到安全處置,139家冶煉化工企業整合成6家入駐工業園,5000余畝重金屬污染場地基本完成生態修復,湘江松柏斷面穩定達標,“白鷺又回水口山”。


  錫礦山,關閉涉重金屬污染企業89家,民營銻冶煉企業整合成9家。7000多萬噸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有序展開,銻冶煉產生的廢渣變廢為寶,“百年銻都”重披綠裝。


  三十六灣, 300多家采礦點全部關閉,留下2家現代化礦山采選冶企業。生態修復初見成效。山上,5年前栽下的馬尾松已比人高,曾經千瘡百孔的山體綠意盎然;山下,污染最嚴重的甘溪河,重金屬砷的含量由超標上百倍,降至接近地表三類水水平。

湖南省砂協
微信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會員中心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協會 版權所有 郵編:410008 聯系電話:0731-84351277 84351377 傳真:0731-84351277 協會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雙擁路九號長城萬富匯金座二十二樓
技術支持:長沙奇想網絡 備案號:湘ICP備202100714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