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湖南省砂石協會歡迎您!   今天是:

首頁 > 行業資訊 > 最新動態最新動態

古德生院士:開啟礦業現代化的未來

發布日期:2018-10-23 08:21:54   點擊量:1   標簽:最新動態

       在10月16日正式開幕的“2018礦業前沿與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會”暨“首屆智能礦業國際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在開幕式上做了精彩報告。


 緊握三大發展主題,實現礦業現代化

        古德生院士在報告中指出,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但是在眾多行業中金屬礦業還是一塊短板。主要存在兩大矛盾:第一,我國是一個“礦業大國”,但不是“礦業強國”;第二,我國是金屬消耗量最大的一個國家,但同時大宗礦產對外依存度又很高。


       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需要一個“礦業強國”的強力支撐。但我國由“礦業大國”向“礦業強國”轉變 ,路程還很長。世界礦業發展迅速,新的學術思想、新的理論及其技術不斷涌現。因此要實現我國礦業現代化就必須牢牢把握“綠色開發,深部開采,智能采礦”三大發展主題。



       古德生院士認為,綠色開發是礦業發展的道路,深部開采是礦業的前沿領域,智能采礦是礦業的未來目標。這三大發展主題緊密關聯,是實現金屬礦業現代化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三大發展主題的聚焦點和工程科技的結合點——深部開采


       經過多年來的持續高強度開發,我國許多金屬礦山已經進入深部開采階段。在高應力,高井溫,高井深的“三高”環境下,諸多問題都會顯現出來,因此古院士認為深部開采是三大發展主題的聚焦點和工程科技的結合點。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深海、深地、深空、深藍四大領域作出了重大部署,這是關乎國家命脈、人類未來的戰略高地。其中深地探測戰略目標要求,2020年形成深至2000米的礦產資源開采、3000米的礦產資源勘探成套技術能力,儲備一批5000米以深的資源勘查前沿技術。

        近年來我國建設了一批礦山,但是深部開采還是存在不少問題,開采環境控制、礦山信息化程度等方面還遠遠滿足不了工程技術的要求,與國外相比也還有一定距離。在新的深部礦山建設中,如果我國的技術上起點仍舊較低的話,勢必會造成礦山生命周期在今后二三十年的落后。


      古院士提出,雖然我們的時間任務很緊,但是道路是清晰的,就是要用信息化改造礦業。信息技術是一個驅動全球科技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變革,促進企業效益倍增,加快工業化進程的主體技術,這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礦業就是要通過工業化信息化的融合發展,來加速實現智能采礦這個目標。


智能采礦必須迎頭趕上 


       古院士這樣理解智能采礦:在金屬礦產開采過程中,以開采環境數字化、采礦裝備智能化、生產過程遙控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和經營管理信息化為基本內涵;以安全、高效、經濟、環保為目標的集約化,連鎖化和遙控化的采礦工藝過程,就是智能采礦。智能采礦的基本屬性是以智力資源為依托,以知識和技術創新為動力的,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的一個產業形態,是礦業發展現代化的一個目標。


       古院士在報告中提及了他在澳洲一銅金礦考察時的所見所聞,礦山無需繁重勞動,依靠遙控智能化無人采礦技術實現了500-600萬噸的年產量,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古院士指出他們的科學精神、敬業精神,很值得行業同仁學習,令我國的智能采礦早日迎頭趕上。


 七點建議助力我國礦業信息化發展


       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展道路,是我國礦業未來發展的不二之選。



       針對我國礦業信息化的狀況,古院士提出了七點建議:


      (1)采礦工作者應該是“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礦業”的積極推動者,而不是旁觀者。信息化絕不僅僅只是搞計算機軟件人的事,“軟件”是軟件產業的產品,我們采礦從是軟件產品的用戶。“礦業信息化”離不開多學科的專業人員參與,但在創建智能采礦的集約化、連續化的開采系統、開采優化設計、生產過程管控、安全生產管理等過程中,真正要實現安全、經濟、高效、環保的目標,采礦工作者必須處于主導地位,這是分內的事,責無旁貸。我們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自己。


      (2)大力發展地下金屬礦山的智能采礦設備制造業和軟件產業。采礦設備是礦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作為礦業大國,我們要大力發展采礦設備,特別是地下金屬礦山設備,要重視技術引進,改革研發機制,大力縮短成果轉化過程。


      (3)要十分重視創新集約化、連續化、遙控化的新的采礦模式。只有智能設備是不能實現智能采礦的,要使開采系統、采礦方法與工藝技術、能更好地適應深部特殊開采環境、并能充分發揮智能采礦設備效能。使各生產環節相互協調,保障安全、經濟、高效、環保目標的實現。


      (4)要集中力量、在三年內重點建設大、中型示范礦山,為金屬礦業發展起引領作用。示范工程的目標應著眼于產業升級,為逐步推進金屬礦山智能采礦提供全套工藝技術。讓后來企業能夠學有樣板、學有目標,收到實效。


      (5)深化高校采礦工程專業的改革,培養面向礦業未來的創新型人才。要重構采礦工程專業的知識結構,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優化教師隊伍的學緣結構,加強創新和服務能力建設,促進學生多樣化成長,以適應現代礦業發展的需要。


      (6)在礦業現代化的進程中, 要充分調動民營企業的力量——民營企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率、已經撐起了“半壁江山”,他們與國有經濟一樣,也處于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其科技提質的積極性不可低估。國家要鼓勵、支持和發揮各方的積極性,把企業主導研發經費的重大項目、經過遴選,列入國家攻關專項,逐步提高企業主導的研發經費、在國家實際研發經費中國所占的比重。


      (7)推進“礦業信息化”要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重點。我國金屬礦山數以萬計,大型礦山要順勢而為、積極推進中小型礦山在整合資源、集約開發的基礎上,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道路,有選擇地移植、集成相關成果,逐步提升采礦技術水平。


       在報告的最后,古院士再次強調要把握金屬礦業的三大發展主題,走向“智能采礦”目標,激勵大家共同努力,不失時機、讓金屬礦業強起來。

聲明:本號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

文字編輯/聶云川

圖文校對/歐陽瓊

責任編輯/李欣桐

湖南省砂協
微信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會員中心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協會 版權所有 郵編:410008 聯系電話:0731-84351277 84351377 傳真:0731-84351277 協會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雙擁路九號長城萬富匯金座二十二樓
技術支持:長沙奇想網絡 備案號:湘ICP備2021007142號-1